典型口音描述

尼日利亚的汉语学习者,典型的汉语语音偏误(口音)有如下表现:

一、声母方面

    1、舌尖前音d[t]与 t[t‘]相混。

      例:“通[t‘oη]” 发为近似于“东[toη]”;

 

2、翘舌音zh[tʂ]、ch[tʂ‘]、sh[ʂ]卷舌不到位,与z[ts]、c[ts‘]、s[s]、x[ɕ] 相混。

例:“州”发为近似于“[tsəu]”; “作”发为近似于“[tʂuo]”;

“是”发为近似于“[ɕi]”;

 

3、舌根音h[x]与 g[k]相混。

例:“好” 发为近似于“[kau]”;

  1. 将尼日利亚学生的典型声母偏误(口音)表现整理如下表:

汉语普通话声母

口音汉语声母

d[t]

t[t‘]

zh[tʂ]

z[ts]

ch[tʂ‘]

c[ts‘]

sh[ʂ]

s[s]、x[ɕ]

h[x]

g[k]

 

 

二、韵母方面

 4、鼻韵母ɑn[an]与ɑn[ɑη]易混,发音介于两者之间。

例:“三”发为近似于“桑”;“让”发为近似于“[ɽan]”;

 

5、韵母e[ə]与ie[iɛ]、ei[ei]不能区分,发音介于两者之间。

例:“的[tə]”发为近似于“待”;

 

6、韵母ui[uei]与ei[ei]不能区分,发音介于两者之间。

例:“最[tsuei]”发为近似于“[tsei]”;

 

7、ü[y]与u[u]相混。

例:“虑”发为“路”;

1.将尼日利亚学生的典型韵母偏误(口音)表现整理如下表:

汉语普通话韵母

口音汉语韵母

ɑn[an]

ɑng[ɑη]

e[ə]

ie[iɛ]、ei[ei]

ui[uei]

ei[ei]

ü[y]

u[u]

三、声调方面

8、第一声(阴平)常发为降调,近似第四声。

例:“他”发为“踏”;

 

9、第三声(上声)往往发为升调,近似第二声。

例:“友”发为“由”;

 

10、轻声发不好,往往发为原调。

例:“事情”发为近似[ʂʅ553 tɕ‘iη35];

 

1.将尼日利亚学生的典型声调偏误(口音)表现整理如下表:

汉语普通话声调

口音汉语声调

第一声

常发为降调,近似第四声41

第三声

常发为升调,近似第二声

轻声

轻声发不好,往往发为原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