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声母方面
1.清音浊化。具体表现为声母b、d
2.送气音误读为不送气音。p误读为不送气音[b],f为[φ]
3.k[k’]发音有困难,会发成h[x], g[k]
4.发音部位靠后。h[x]会发成英语喉清擦音h[h],发音部位太靠后。
5.舌面音和舌尖音混淆。舌面前清塞擦音和擦音j[tɕ]、q[tɕ‘]、x[ɕ],舌尖后音zh [tʂ]、ch [tʂ‘]、sh [ʂ],舌尖前音z[ts] c[ts‘] s[s],这三组音常常被混淆。z[ts] c[ts‘]混淆,与韵母相拼时往往带有舌尖边音。留学生zh [tʂ]、ch [tʂ‘]、sh [ʂ]发音位置靠后,发ch [tʂ‘]难度最大。
6.擦音混淆。r[ʐ]误读为[r]、[j]半元音和[ɻ]无擦通音,汉语达到高级阶段仍存在的偏误。
7.舌尖中音的鼻音会读成边音。n[n]—l[l]
汉语普通话声母 |
口音汉语声母 |
b[p] |
p[p‘] 浊音b[b] |
p[p‘] |
不送气b[p] 浊音b[b] |
t[t’] |
d[t] |
g[k] |
浊音g[g] |
k[k’] |
h[x], g[k] |
f[f] |
p[p‘]、[φ] |
h[x] |
h[h] |
z[ts] |
c[ts‘] |
c[ts‘] |
z[ts]、ch [tʂ‘] |
s[s] |
c[ts‘] |
zh [tʂ] |
ch [tʂ‘] |
ch [tʂ‘] |
zh [tʂ]、c[ts‘] |
sh [ʂ] |
s[s] |
r[ʐ] |
[r]、[j]半元音和[ɻ]无擦通音 |
j[tɕ] |
q[tɕ‘] |
q[tɕ‘] |
j[tɕ] 、ch [tʂ‘] |
x[ɕ] |
s[s] |
n[n] |
l[l] |
二、韵母方面
元音响亮度,较其他国家的学生高扬。
1.单元音鼻音化严重。a[a]——[ã] i[i]——[ǐ]
2.单元音音位靠后。发a[a]普遍靠后,[a]的变体都会被[ɑ]代替。e[ɛ]和e[ ɤ]音发音部位低后,接近[ʌ]和[ə]
3.单元音音位混淆。o[o]—[ɤ]混淆,ü[y]与j[tɕ]、q[tɕ‘]、x[ɕ]相拼时误读为u[u]
4.圆唇音圆唇不够。u[u]读为[i]或舌面后、高、不圆唇音[w],ü[y]也会读为[i]。所以凡是有u[u]、ü[y]作为介音的复元音韵母,鼻音韵母也读不准。
5.卷舌音er的卷舌不明显,发成e[ɤ]。
6.在读复元音时,习惯将前一个韵母长读。前响复元音ai——[a:i],ao——[a:o], ei——[ə :i],ou——[ə:u],后响复元音ia——[i:a],ie——[i:e][i: ɤ],uo——[u:ɤ],üe——[y:ɤ]。uo和ou混淆
7.鼻音ong[uŋ]与声母拼时,往往加入介音[i]
汉语普通话韵母 |
口音汉语韵母 |
a[a] |
[ã]、[ɑ] [a]的变体都会被[ɑ]代替 |
i[i] |
[ǐ] |
e[ɛ]和e[ ɤ] |
[ʌ]和[ə] |
o[o] |
e[ɤ] |
u[u] |
i[i][w] |
ü[y] |
i[i]、u[u]、[iu] |
er[ɚ] |
a[ɑ]、e[ ɤ] |
ai[ai] |
[a:i] |
ei[ei] |
[ə :i] |
ao[au] |
[a:o] |
ou[əu] |
uo[uo] |
uo[uo] |
[u:ɤ] ou[əu] |
ia |
[i:a] |
ie |
[i:e][i: ɤ] |
üe |
[y:ɤ] |
in[in] |
[ei] |
ong[uŋ] |
iong[iuŋ] |
三、声调方面
一个音节一个音节说时,越南学生发音时准确的。但在语流中仍出现问题。初级阶段表现为音调不准,调值不稳。中级阶段,轻声及儿化问题较严重,语流中调类组合音值不准。
1.第一声起调低,受越语中横声影响读成半高调44。第一声和第四声不分。第一声和第二声想连时,他们往往将第一声读成第四声;第一声在后时往往读成降调。
2.第三声音高不到位。受母语问声212的影响,第三声升得不够。
3.第四声起调低。越语中降调重声为21调,越南学生会把去声发为41或31。第一声和第四声相连时,第四声会读成平调。去声和去声连读时,前一个去声往往读成平调。
4.轻声读为半高平声。越语中的轻声和汉语阴平类似,但汉语轻声为固定的声调,所以会把汉语轻声读成阴平。
5.会省略儿化音。
6.掌握不了“一、不”的变调。
汉语普通话声调 |
口音汉语声调 |
第一声55 |
整体音高偏低,音值近似44 |
第三声214 |
上声升不到位为212 上声变调偏误 |
第四声51 |
起调偏低,发成41、31调 |
轻声 |
轻声读为半高平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