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声母方面
1、不带音的b[p]、d[t]、g[k]、z[ts]分别发为带音的[b] 、[d] 、[g]、[z]或[dz]。
例:“更”发为近似于[gəη];“奔”发为近似于[bən];
“怎”发为近似于“[zən]或[dzən]”;“砸”发为近似于[zɑ]或[dzɑ]。
2、卷舌声母“r[ɽ]”发为[ʒ]。
例:“然”发为近似于“[ʒan]”;“日”发为近似于“[ʒə]”。
3、翘舌音zh[tʂ]、ch[tʂ‘]、sh[ʂ]发为平舌音,分别接近[ʤ]或[tj]、[ʧj]、[ʃ]或[ʃ j]。
例:“周”发为近似于[ʤəu];“查”发为近似于[ʧjɑ];
“树”发为近似于[ʃʊ]或[ʃ jʊ]。
4、j[tɕ]、q[tɕ‘]、x[ɕ]分别发为平舌音[ʤ]或[tj]、[ʧj]、[ʃ]或[ʃ j],且初学者易与zh[tʂ]、ch[tʂ‘]、sh[ʂ]相混淆。
例:“巨”发为近似[ʤu]或[tju],初学者发“住”的偏误口音与此近似;
“需”发为近似[ʧu],初学者发“书”的偏误口音与此近似。
5、汉语的塞音p[p‘] t[t‘] k[k‘]为送气比较强的塞音,但俄语塞音无送气不送气的对立,发p[p‘] t[t‘] k[k‘]时,送气不足。
6、初学者易将z[ts]与j[tɕ]相混。
例:“自尊”发为[tɕi][tɕʊən]。
将俄罗斯学生的典型声母偏误(口音)表现整理如下表:
汉语普通话声母 |
口音汉语声母 |
b[p] |
[b] |
d[t] |
[d] |
g[k] |
[g] |
z[ts] |
[z] [dz] |
r[ɽ] |
[ʒ] |
zh[tʂ] |
[dʒ] [tj] |
ch[tʂ‘] |
[ʧj] |
sh[ʂ] |
[ʃ] [ʃ j] |
j[tɕ] |
[tj] |
q[tɕ‘] |
[ʧj] |
x[ɕ] |
[ʃ j] |
送气较强的塞音p[p‘] t[t‘] k[k‘] |
送气不足 |
z[ts] j[tɕ] |
易混 |
二、韵母方面
7、ü[y]常发为[iu]或[u],含ü[y]的复韵母üe、üɑn、ün(üen) 、iong[yŋ]的发音都受到影响。
例:“吕”发为近似于“鲁[lu]”;“取”发为近似于[ʧjiu];
“捐”发为近似于“[tɕuæn]”;“军”发为近似于“[tɕuən]”。
8、舌尖元音-i [ɿ][ʅ]发为[ə],初学者常常将zi,ci,si发为近似ze,ce,se,将zhi,chi,shi.ri发为近似zhe,che,she,re。
例:“日”发为近似于“热[ʒə]”;“词”发为近似于[ts‘ə];
初学者常将“指”发为近似“者”,将“石”发为近似“舌”。
9、er[ɚ]发为近似于[ɘ]。
例:“儿子”发为近似于“[ɘ]子”。
10、ou[əu]发为[o]或[ou],含ou的复韵母iu(iou)的发音也受到影响。
例:“口”发为近似于[k‘o]或[k‘o];“狗”发为近似于[ko]或[kou]
11、ɑo[au]发为近似于[ao],且韵尾发音过于明显。
例:“高考”发为近似于[kao] [k‘ao]
12、前后鼻韵母易混,尤其是en-eng、in-ing(ien-ieng)两组。
例:“请”发为近似于“秦”;“门”发为近似于“萌”;
“近况”发为近似于“镜框”。
13、受拼音简写的影响,复韵母iu(iou)、ui(uei)、un(uen)、ün(üen)的韵腹发音不够充分。
将俄罗斯学生的典型韵母偏误(口音)表现整理如下表:
汉语普通话韵母 |
口音汉语韵母 |
ü[y] |
[u] [iu] |
-i[ɿ][ʅ] |
[ə] |
er [ ɚ] |
[ɘ] |
ou [əu] |
[o] [ɔ] |
ɑo [au] |
[ao] |
前后鼻韵母 (尤其en-eng、in-ing) |
易混 |
iu(iou)、ui(uei)、un(uen)、ün(üen) |
韵腹发音不充分 |
三、声调方面
14、第一声(阴平)整体音高偏低,音值近似44/33。
例:“晶[tɕiŋ55]”发为“[tɕiŋ33]”。
15、第三声(上声)发为近似第二声阳平,音值近似24。
例:“请”发为近似“晴”;“吕”发为近似“驴”;“虎”发为近似“湖”。
将俄罗斯学生的典型声调偏误(口音)表现整理如下表:
汉语普通话声调 |
口音汉语声调 |
第一声 |
整体音高偏低,音值近似44/33 |
第三声 |
似第二声,音值近似24 |
(整理:杨盼盼、冉启斌)